IP地址就是给连接在网络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验证标识,像身份证一样确认终端个体。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随着终端数量的不断增多,IP地址的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遗憾的是IPv4协议支持的地址数量是有限的,IP地址最终将会被瓜分干净。随着IP资源的紧缺,新一代IP标准何时实施受人瞩目,IPv6的全面使用是网络行业的催化剂还是一次普通应用?IPv6为何迟迟未到?
下一站,IPv6
今年2月3日,国际互联网名称与地址分配机构(ICANN)发布公告称,最后所剩的5组IP地址(基于互联网通信协议IPv4)被分配给了全球5大区域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IPv4地址已经枯竭。于是IPv6协议的运营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其所拥有的地址容量是IPv4的约8×10^28倍,正像其宣传口号一样:IPv6让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具有IP地址。从长远上来看,IPv6的普及势在必行。
IPv6发展带来的好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项:
1.彻底解决IP地址不足的现状;
2.将家电、传感器、汽车等纳入IP化进程,推动物联网发展;
3.更小的路由表,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
4.更高的安全性,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
5.支持更多的服务类型,扩展更方便。
对于这一协议的转变,势必波及到各大网络设备制造厂商,由于目前很多厂商提供的设备仅仅支持IPv4,一旦地址协议改变将不能完全兼容,造成运行困难而影响正常工作,势必会掀起新一轮的设备升级和采购热潮。按此来看,似乎厂商们应该对此升级津津乐道才对。
遗憾的是,Juniper在2002年提出要让它所有的平台和接口支持IPv6,并且在2004年率先推出了IPv6防火墙和VPN设备,但涉及到官方网站开启IPv6内容方面,Juniper似乎并没有大动作。
对于另外一大网络生产商思科来说,直到去年8月,才开始在一个专门的网站上测试IPv6,思科表示这个网站以Alpha模式运行IPv6,公司正在努力让它的主站全部支持IPv6地址。换句话说,网络设备的巨头们目前对IPv6也仅仅是观望和涉水尝试,远没有进入普及阶段。
IPv4已经枯竭,网络巨头反应平淡,这是为什么呢?
- 第1页:IP地址瓜分后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