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8月3日国际报道 李开复,前微软官员,现Google中国公司负责人,在这场人才争夺的大战中被这两家公司冠以了各种不同的修饰词。
微软称他是拿着高薪,从事搜索工作的副总裁,对公司中国战略至关重要的人物,微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给Google的人。 Google这边,李开复不是“一名搜索方面的专家”,他只是一个对微软中国业务并不重要的人。
Google表示,对李开复的争夺显示了微软隐藏的真正动机。这就是震慑微软其它有类似离开想法的员工打消念头。
对李开复的争夺折射了一场大规模的竞赛,这就是软件领袖和挑战者之间的竞赛。多年以前,微软就是这样驱逐旧的势力,在个人电脑行业崭露头角。现在,Google开始追随微软的后尘,利用其搜索业务的优势,Google逐步入侵桌面空间,同时有可能进入新的互联网焦点领域。
Google拒绝对本篇文章发表评论,我们也没有亲自采访到李开复。但是,回顾他的职业生涯,我们就可以发现李开复的擅长领域是计算机用户界面技术,他还帮助微软建立了中国研究中心。
李开复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他在语音识别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而声名鹊起。他开发的语音识别系统可以识别多人语音,同时还可以识别自然,连续的语音。
Rutgers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教授Lawrence Rabiner说:“当时,这套语音系统是最好的。”
在苹果电脑与Silicon Graphics公司供职以后,李开复在1998年进入了微软。从1998年至2000年7月,李开复一直是微软中国公司的负责人,2000年,他回到微软总部。当年的8月,李开复被任命为副总裁,同时签订了雇员合同,微软声称他违反了合同上的承诺。
Google和李开复则表示,他的工作不是集中在搜索技术方面。他们在法庭上表示:“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无论是在进入微软以前,还是在微软就职期间,李开复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语音识别以及用户界面的开发。”
微软的描绘则完全不同。微软称他“负责新搜索技术的研发”。微软同时表示,李开复开发的搜索技术与创新已经进入微软的产品和服务当中了,而这些产品与服务直接和Google形成竞争。
李开复在微软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是“自然交互式服务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界面简化技术与服务的开发工作。微软方面表示,这个部门的一个工作内容就包括搜索技术与产品。
微软的一位代表说:“李博士团队开发出来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最终将融入MSN的搜索引擎当中。李博士对语音及视频搜索方面的改进技术研究也非常的熟悉。”
另外,李开复还参加了微软高层战略会议,这个会议讨论了微软搜索技术的战略与敏感信息。
“微软方向”研究公司的一位分析师Matt Rosoff表示:“李开复的主要兴趣领域可能不会我们想像的互联网搜索这块。而是人机交互这块。”
通往中国的钥匙
Google雇佣李开复,主要目的是在中国建立新的研发中心,同时让其负责中国公司。李开复在中国的科技行业相当熟悉。
对于Google和微软来说,中国都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一个人才资源库。中国的网络用户已经达到1亿,分析师预测,未来5年,中国的网民人数还将增长。Piper Jaffray预测说,中国互动业务的销售,包括网络广告,电子商务,游戏与无线的业务今年将达到13.8亿美元。
“搜索引擎观察”的编辑Danny Sullivan表示,李开复对Google在中国业务能否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Sullivan表示,他对李开复在电脑搜索方面的成果并不知晓。他认为,Google雇佣李开复,他的领导素质是搜索巨人看重的关键。
在谈及李开复对微软的中国业务的重要性方面,两家公司的说法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微软声称,李开复是“微软中国战略的主要架构师之一。”Google和李开复本人则表示,他只是相当有限的参与了微软在中国的运营。
Google表示,微软正在杀鸡给猴看。李开复透露,比尔盖茨在7月15日的会议上告诉他,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巴尔默已经为这样的辞职做好了准备,他说:“巴尔默一定会起诉你和Google。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要给那些有意离职的公司高层官员一个教训。我们需要用这种方法来阻止Google。”
微软方面对此没有发表意见,但其代表说:“Google是我们的一个直接竞争对手,这是我们采取这次行动的主要原因。”
Google认为,微软正在试图阻止离职者。
最终,华盛顿州法院将给李开复的形象做最后的结论。但诉讼大战已经开始,Google和李开复已经要求加州法院宣布微软的同业禁止令无效。
现在,法院已经发出暂时禁止令,至少在9月之前,李开复还不能在Google进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