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的荆棘之路
好的东西并不一定会马上被采用,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虽然IPv6被很多人看好,且近两年被宣传的越来越多,但好似IPv6还离大家很远。
当前让IPv6不能广泛发展起来的原因总结起来无非以下几种情况:
1.终端系统的支持
对于广泛的Windows用户来说,Windows XP应该算是原罪,虽然微软自Vista系统开始就支持IPv6,并且在Windows 7中已经做到完美兼容,但面对仍然数目庞大的Windows XP用户来说,仍然让IPv6举步维艰。
这并不是说Windows XP不支持IPv6,而是默认没有安装支持组件,需要用户进行手动安装,但仅仅就是这一项,已经让IPv6显得那样特殊。
2.基础设施的不足
IPv6除了需要终端支持,更需要整个网络链中各个环节的支持,对于传统的网络设备而言,目前只支持IPv4标准。虽然Juniper在2002年就曾夸下海口要让它所有的平台和接口支持IPv6,并且在2004年率先推出了IPv6防火墙和VPN设备,但涉及到官方网站开启IPv6内容方面,Juniper似乎要比竞争对手思科落后。
这并不代表思科做的有多么优秀。今年8月,思科开始在一个专门的网站上测试 IPv6:www.ipv6.cisco.com,思科表示这个网站以Alpha模式运行IPv6,公司正在努力让它的主站 (www.cisco.com)全部支持IPv6地址。换句话说,网络设备的巨头们目前对IPv6也仅仅是观望和涉水尝试,远没有进入普及阶段。
对于设备厂商而言,他们需要将精力放在比重更大的IPv4业务上,而IPv6似乎等真正来临了再跟进也不晚,殊不知这样却形成了产业链的恶性循环,现实的情况是:市场从来不会去等谁。
3.云的“蝴蝶效应”
众所周知,云话题已成为众多厂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微软、谷歌、亚马逊到IBM、EMC、甲骨文,厂商都在大力宣传和推进云的发展。而云计算的广泛发展会让终端应用的整合化变强,对IP层要求更加成熟,不希望有过多新技术的呈现,IP层变成了平台而非应用。
而厂商也会将可控的IP地址用于集群中,只要足够应付当前应用,IPv6的诱惑就已衰减过半。
- 第1页:替代IPv4的是IPv6
- 第2页:IPv6的荆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