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当美国军方开始构建互联网前身ARPANet时,恐怕没有想到它将成为几乎所有地球人都知道、进而影响到几乎所有地球人生活的庞大系统。恐怕他们更难预见到,在21世纪的头几年,美国会和全球其他国家有一搭没一搭地争论:这个系统到底谁说了算?
11月16日,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突尼斯参加了信息社会全球峰会(WSIS)第二阶段会议。在会议开幕的前一天,各国代表聚在一起,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至少是阶段性的决定:互联网将继续由美国通过一个准独立机构ICANN控制。
这让整个互联网控制权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
争论源自权力
出于争论核心的是一家叫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的机构,它主要干这么几件事: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空间分配、协议标识符的指派、通用顶级域名(gTLD)以及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系统的管理、根服务器系统的管理。在ICANN于1998年接管这些服务之前,美国政府下属的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IANA和其他一些组织负责这些工作。
ICANN虽然是个非盈利性的国际组织,其董事会由来自各国的委员组成,但它仍然在名义上是美国商务部的下属机构,美国政府还保留了监管权。因此,一些国家认为这是美国政府对互联网的控制,并越来越不满。
在2003年12月举行的信息社会全球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这种不满终于爆发了出来。巴西和南非提出了批评;法国说应该由一个民主国家组成的精英团体来管理互联网;中国则提出建立一个新的国际条约组织。当然,还有表现得很激进的,纳米比亚将目前的互联网管理称为新殖民地主义。
这场架一吵起来,人们就不禁要问——
ICANN到底碍着谁了?
首先受到质疑的就是ICANN对IP地址的分配权力。最初的时候,互联网上的IP地址段被分为A、B、C三类,所包含的IP地址数也从多到少。由于分配是整段进行的,因此C类地址段的用户所能拥有的IP地址就很有限。
自然,互联网自美国发端,很多A类、一些B类地址都被美国的机构或公司占用,能分配给其他国家的大容量地址段就很少,尤其对那些经济尚不发达、信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家来说,更是往往只能分到C类地址段。这就使这些国家怨声载道,认为自己在IP地址资源上被美国等发达国家占了先机。
其次,由于ICANN掌握了互联网通用顶级域名(如.com)、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如.cn)的管理权利,并拥有对全世界13台进行这一类域名解析操作的根服务器的管理权,也让一些国家心怀疑虑。他们担心美国政府一旦觉得有必要,就有可能迫使ICANN通过对这些域名的控制向对手施加压力。
因此,在世界各国都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的情况下,希望建立一个新的、不由一个国家控制的互联网管理体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还没有新的管理者
既然人们对ICANN能否公正管理充满狐疑,那谁能让人们放心呢?联合国似乎是个选择。
2004年10月,下属于联合国的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分担部分互联网管理权。这显然让ICANN感到了威胁。支持权利分担的人们认为,ITU能够兼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反对者则认为ITU的官方色彩太浓,与互联网自下而上的组织原则相矛盾。
联合国甚至建立了一个工作小组来讨论未来互联网管理权的问题。今年7月,这一小组在日内瓦召开工作会议,为11月的WSIS进行准备。而就在6月30日,美国政府宣布,将无限期保留其在ICANN中的权利。美国商务部主管通信和信息的副部长迈克尔·加拉赫说,美国政府做出这一决策主要是考虑到在全球通信和商务对于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的今天,互联网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安全威胁。业内分析认为,这一声明一方面表示美国不愿意放弃目前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也间接拒绝了ITU的分权建议。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则表示,联合国不会取代美国管理互联网的地位,也不会参与监督和控制互联网。
从11月15日的结果来看,目前的互联网管理模式还将继续延续。新的管理组织没有建立起来,而只是建立了一个新的论坛,作用是“讨论互联网重要事务”,没有管理权。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
地址支持组织(ASO)
北美注册(ARIN)
欧洲注册(RIPE NCC)
亚太网络中心(APNIC)
拉丁美洲(LACNIC)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国家互联网注册(NIR)
本地互联网注册(LIR)
互联网接入商(ISP)
最终用户(EU)
互联网IP地址分配层级结构
链接
域名根服务器在哪里?
从理论上说,你对互联网的大部分访问都与域名根服务器相关。你访问Web站点、收发电子邮件、使用即时通讯等,都要借助域名解析操作。而域名的最后一个后缀,无论是通用顶级域名还是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其解析所需要的数据都存放在根服务器中。如果这些数据无法访问,你就无法找到在互联网上所要访问的机器。
目前,全球总共有13台根服务器,管理者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大学、美国军方、非营利组织和私人企业。其中有10台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他3台分别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日本东京。
记者手记
孩子大了,不好管了
其实,直到1998年,互联网还只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计算机教授Jon Postel来管理。但因为互联网的规模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当时的克林顿政府觉得由一个人来管这么大的摊子实在有点悬,在经过了艰苦的谈判后,最终成立了ICANN。
如今,除了美国之外,几乎全世界都觉得让一个国家来管理这么大的摊子还是有点悬,所以就开始了这长达2年的艰苦谈判。
恐怕美国自己也觉得有点冤:自己的孩子,养大了,如今却要去姓百家姓了吗?美国商务部部长助理Michael Gallagher就曾表示:发展中国家需要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提出建议,还包括提供投资以进一步促进互联网的发展。有点要抚养费的意思。
不过没有办法,互联网这孩子,未来恐怕真的是要姓百家姓。谁让他这么乖巧能干,让全世界都离不开他了呢?
- 相关阅读:
- ·保障连网汽车安全 可借车载以太网实现
//net.zol.com.cn/559/5591991.html - ·随需而变 锐捷凭深度定制与互联网客户共赢
//net.zol.com.cn/556/5565682.html - ·世界互联网大会16日开幕 哪些大咖露面?
//net.zol.com.cn/556/5567544.html - ·物联网标准争霸战升级 OIC合并UPnP论坛
//net.zol.com.cn/555/5556705.html - ·该换密钥了 数百万物联网设备或受攻击
//net.zol.com.cn/555/5551344.html
超稳定的双2.5G口高端路由性价比之王 中
解决家庭WiFi难题的救星 中兴巡天路由图
焕新出发 锐捷网络战略全面升级
锐捷+腾讯“威胁情报”战略合作发布会
2022年中小企业精选产品/方案评选
2021年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新品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