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网络设备 > 产业 > F5:为运营商提供靠谱的应用交付产品

F5:为运营商提供靠谱的应用交付产品


CBSi中国·ZOL 【投稿】 2011年04月21日 12:14 评论

  随着3G和宽带接入的高速发展,移动网络飞速增长。庞大的用户需求强烈刺激着各类信息业务的发展,面对各种复杂的数据业务,移动运营商在全业务运营下应如何应对?近日,F5中国区电信事业总监周军就此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F5是一家注重技术创新的公司。20世纪90年代初,大型网络游戏和社区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用户,导致运营商的网络压力不断增大,F5首先为运营商提供了网站的负载均衡服务,周总戏称这个时期大家都在“淘金”,F5则是那个“卖铁锹的人”。到2000年前后,企业级用户如中国银行、中国电信等开始进入互联网领域,出于对业务的时效性、风险性的考虑,用户的需求转型为提供应用系统安全及性能交付和部署,由于F5公司对结合互联网和企业网的丰富经验,因此也很快地转型成为企业信息系统“互联网化”中一个提供必备技术提供者。“各大企业在开网店,F5在开速递公司”,周军说。。继企业上网之后,电子商务逐渐兴起,运营商对其客户进行细分,针对其高端用户的需求提供了更全面的业务,F5也从一个提供硬件负载均衡的厂商转型为应用交付网络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通过提高网络的智能化程度和管理能力,为运营商实现应用系统的交付平台。

  运营商的需求

  周总认为,随着手机终端类型的迅速增长,基于移动网络的增值业务种类越来越多,对移动运营商提出了两个关键挑战:首先,无线网络正面临核心网智能架构的调整,使其满足日益增长的签约用户和爆发式的新业务的出现;其次,移动网络运营商面对日益丰富的新业务带来的商机,希望对不同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服务来更好的服务于客户。F5可以通过为企业定制的应用交付平台给移动运营商提供高可靠、高灵活、分层次的业务架构。

  目前,国际运营商如AT&T要求移动网络能实现更多的对Web流量的管理和服务功能,要求可以通过浏览器智能缓存、内容过滤、客户信息管理、网络加速等要求。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3G和全业务运营以后,正是从硬件的负载均衡到应用交付的新里程。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无线运营商主要思路就是在GGSN的GI接口进行流量控制以达到手机页面适配、内容过滤、手机上网加速、手机视频压缩、手机视频超时控制、手机IM超时控制等。要完成国内外运营商的移动上网的要求,移动网络的七层应用是必备技术,也是各类业务实施的前提。

  F5为运营商的提供的服务

  应用交付平台最大的优势是通过前端信息的分流,有效地利用软硬件、网络的资源,将系统效率提升40%~50%。具体到对运营商来说,比如中国移动推出了一个新的彩铃业务,通过前端应用服务器的F5应用交付方案,可以使得流量优先通过其自有网站,当下载量增加达到饱和/ 客户设定流量之后再分流到其他合作的网站上。这样能够保证运营商自身数据业务的利益,同时提高客户下载和浏览的满意度。

  如何使国内运营商顺利成长为国际先进的运营商,分析挖掘其重要的企业网络信息系统的考核指标(KPI),帮助运营商实现利润目标,是应用交付平台被广泛接受的价值所在。。虽然运营商的后台支撑系统各不相同的,但国外运营商信息及业务领域的KPI对国内运营商衡量自身服务能力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因为用户体验(如账单准确性、服务时效性等)在全球范围都是相近的。F5可以帮助运营商针对不同地区的用户提供“精细化服务”(通过移动设备、上网方式、号码段、IP地址等)并为这些不同的用户提供快捷和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周总认为,目前各运营商的全网业务还是以省为单位建设数据中心然后展开,它们最终都会统一融合到几个核心地区的数据中心。2011年,F5的目标是帮助电信运营商为其高端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特殊服务。当用户使用手机、网络设备访问多媒体应用(手机游戏、电影等)时,如果是运营商自主开发的业务,它可以利用F5针对运营商定制的服务交付平台--SDN留住用户。

  此外,F5的BIGIP设备具有各种功能和应用模块,能够分别从应用安全、应用加速和服务提交等方面对运营商的应用进行加速和全面的安全防护,其典型功能包括内存Cache加速模块、SSL植入的防范,、Web应用防火墙模块、智能带宽控制模块、高级用户认证模块等。

  成功的试验

  F5的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覆盖智能化流量管理、优化、负载均衡、应用交换以及SSL VPN,以其智能、灵活、紧凑、安全、高可用、高可靠、高可扩展性及开放的互联网控制体系结构,赢得了市场和业界的广泛赞誉。目前F5已经与国内3家电信运营商建立了合作。

  例如,F5与中国电信进行了IPv6试行网络的测试,在江苏和湖南两省针对IPv6提供支持,目前只有F5能够做到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由IPv4进来的用户访问后台IPv6的应用时,F5能够帮助其进行协议转换,大大减轻了后台服务器网络设备的投资。同时,用支持IPv4或IPv6的不同设备访问应用网页时,根据客户的浏览习惯进行分析,F5 Web应用防火墙能够分析用户的上网习惯,一旦出现任何“反常”现象,可以根据运营商制定的使用规范进行屏蔽或者阻止,因此在web应用安全方面,F5的产品相对更有优势。

  与IPv4相比,未来IPv6后台服务器设备的负载量会大量增加,这也使得运营商进行总体投资规划时不得不谨慎考虑。目前国内很少有运营商能够充分认识到“应用负载均衡”的功能,只是在设备采购成本上节衣缩食。国际运营由于广泛运用商业套装软件,应用开发商在开发应用时和最终测试时,就已经引入应用负载设备进行调试和终验。因此,在服务器、网络、应用软件、数据库的整体性能中,充分使用应用交付的负载均衡技术来充分利用硬件的使用率,节省整体系统投资。IPv6的推广也给了中国电信行业应用软件一个性能调试的机会,充分利用F5进行四层以上的应用负载调配,节省后台整体硬件的投资,并减少应用软件改动的成本。当“大型游戏”在移动设备上流行起来的时候,这种“应用性能”的调配和均衡就成为必经之路了。

  F5面临的挑战

  F5以客户体验为中心,能够帮助运营商更优化其资源,完善、细化其服务。随着“应用为王”的时代到来,应用交付产品必将成为引导企业业务变革的重要工具,F5的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与银行等金融企业不同,运营商的业务开展更多考虑目前客户化开发的系统改造,而国外如AT&T等大部分核心系统都是构造在商业套装软件平台上,会支持一些通用的套餐,如果有新的需求,它们会深思熟虑然后增加相应的套餐功能,针对客户化开发相对谨慎。国内电信运营商拥有大批项目管理人员在管理第三方的应用架构设计师和软件开发人员,大部分应用都是通过中间件上编写代码的客户化开发的应用,这样的优势是方便其各种套餐业务的推广,弱势则是增加了系统改造和演进的难度。因此目前运营商应用软件的维护、升级以及软件功能的变动都必须或多或少地依赖于第三方的软件开发人员。如果采用F5的应用交付平台,运营商会大大降低系统改造的风险,提高开发速度,但同时需要应用开发商的配合,以便将后台硬件架构做整体优化。这需要一个过程,也是因为国内的电信运营商与金融客户不同,大部分运营商没有自己的应用开发团队,针对应用交付平台运营商自己的开发体验没有那么深刻。然而,从运营商系统建设成本和收益方面考虑,这是非常值得的,也将是业务系统和网络优化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此外,电信运营商在应用交付领域中没有成熟的招标采购流程,因此每次F5的应用交付产品都会“被迫”与4层以下的产品进行比较和竞争。希望随着运营商体验的加深,运营商能够重视应用交付领域,会有更完善的渠道和环境支撑应用交付市场健康发展。

 

相关搜索:应用支付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工作站  云计算  服务器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无线上网卡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