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蹭网的受害,蹭网的自食其果,卖家偷笑。
免费蹭网,看上去很美——“上网不再掏钱”“免费享用宽带”,但近日记者接到读者反映发现,为了免于被查处,一些网店店主使用各种隐蔽手法混淆视听,比如起同义词“别名”,甚至用“防蹭网卡”一类的反称谓,其实“换汤不换药”。
两方受害
王先生反映,最近他家的宽带经常如同“龟速”。电信部门工作人员上门检查发现,有人在非法共享他家的无线网络。点开无线路由器管理界面,察看当前所有联网设备,发现不请自来的“客人”竟多达5个,占掉了大部分的带宽。工作人员判断,对方用了一种叫“蹭网卡”的设备,破解了小王的无线路由器密码。他轻点“断开该设备的连接”,将非法入侵者统统逐出。但小王发现,电脑中被植入了不少木马病毒,“平时一直用这台电脑上网购物,不知银行账号是否被盗,想想真后怕”。
被蹭网的受害,蹭网的也可能是“受害者”。昨天,吴先生懊悔不已:“真后悔花300元买了蹭网卡。”所谓蹭网卡,必须附近有无线网络才能蹭,而他家附近经常没有网络信号;更令他郁闷的是,蹭网卡是“三无产品”,使用才一周就坏了,要求卖家保修时却遭拒绝,“现在连人都联系不到了。”还有一名姜女士说,她听信路边摊贩“永久免费上网”的蛊惑,买了一张蹭网卡尝试,“便宜没占到,电脑突然蓝屏和死机,折腾了几天才修好。”
“贼喊捉贼”
蹭网卡是一种大功率无线网卡,能接收2公里以内的无线上网信号,因内置了密码破解软件,可破解家庭无线路由器密码,从而盗用他人网络,免费上网。
记者注意到,一些非法经营蹭网卡的网店为了规避处罚,为“蹭网卡”另取别名。淘宝网已将蹭网卡列为禁售商品,搜索“蹭网卡”,出现不少“防蹭网卡”的链接。不过记者研究发现,这种“防蹭网卡”是“贼喊捉贼”——其本身就是被禁卖的蹭网卡。记者咨询了几名卖家,对方表示,蹭网卡主要通过网络渠道销售,将“蹭网卡”变身“防蹭网卡”或其他隐晦的名称,容易躲过淘宝的监管。
贪小中毒
记者从信息监管部门获悉,私自接入他人付费网络的行为,不仅是不道德行为,也触犯法律。买卖、使用“蹭网卡”涉嫌违法。
据了解,蹭网设备辐射大,极限功率甚至是普通无线网卡功率的几十至百倍,对人体危害较大。此外,如今蹭网卡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新的犯罪工具。警方介绍,犯罪分子可以在当事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远距离盗用别人的IP地址,网上冒充他人作案,甚至窜入别人电脑,植入木马程序,窃取电脑资料和各种账号密码。“还有黑客看中蹭网族贪小心态,故意开放无线网络,引诱这些人来蹭网,然后趁机攻击这些人的电脑。”
电脑专家介绍,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助”提升“防蹭”等级,如关闭SSID广播功能、设定复杂的密码、绑定家中使用无线网络的设备等。
- 相关阅读:
- ·恶剪宽带的恶性竞争:监管不力谁来负责
//net.zol.com.cn/160/1600214.html - ·建博客为骂人 Blogcn监管不力成被告
//net.zol.com.cn/21/21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