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信息产业部发布了开展“畅通网络,诚信服务”系列活动的通知,而被拿来打响头炮的正是连年高居全国各地消委会投诉榜首的电信行业。承接05年末国务院下达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家发改委早前也作出了在今年4月至5月期间重点检查通信行业价格欺诈行为的决定,而此次信产部发起的规范电信企业资费行为专项行动,矛头也正是直指消费者积怨严重的电信资费、短信息服务等问题。
此次专项活动,主要是针对各级电信企业在电信业务宣传和收费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人民群众普遍反映强烈的违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和规范。
资费选择自由 明明白白消费
在同一本地网营业区内,对于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同类用户,限制其对电信企业推出的资费方案具有同等选择权利的行为;
对电信用户不履行公开作出的资费承诺或者作容易引起误解的虚假宣传;
未与电信用户协商一致,擅自改变与用户约定的电信业务收费方式、资费标准,擅自增加或者变相增加收费项目和服务项目;
随着监管机构对电信服务的放开,各大运营商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资费组合以吸引更多的用户,但也有电信企业在优惠方案中附加上“潜规则”。例如客户必须承诺使用资费方案的使用年限,在年限到期前客户往往不能选择更优惠的其他资费套餐;某些针对新用户的优惠方案也可能把老用户拒之门外……但在专项整治活动中,对于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同类用户,电信业务再也无法限制其自有选择资费方案的权利。
我国电信业已形成市场竞争格局,电信资费逐年下降,同时一些地区呈现价格混乱,个别电信商或SP存在一些价格歧视、价格欺诈、多收费、乱收费等行为。消费者对此反映强烈。中消协近日公布2005年电信投诉最热,其中的收费透明度低成为矛头所向,消费者常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除费用。
因此,信产部要求电信运营商或SP通过适当方式明确告知用户各项业务的计费原则、收费方式、资费标准及适用时限等;尤其涉及多项收费叠加的电信业务,电信运营商应明确告知用户该项业务资费的具体构成。
三招杀绝短信乱收费
通过免费试用的方式开展业务时,在免费试用期后,未经用户提出申请或者予以明确确认,擅自给用户开通电信业务并强制收费的行为;
在提供包月类、订阅类、短信竞猜类短信息服务时,未经用户提出申请或者予以明确确认,强制向用户收费的行为;
提供短信竞猜、包月类、订阅类等短信服务时,未明示收费方式和资费标准的行为;
近两年,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竞猜迅速风靡。目前,短信竞猜活动在电视、电台、报纸等各种媒体上铺天盖地,小至球赛转播中的“谁输谁赢”,大到节日文艺晚会的最佳节目评选,都常常采用这种手段。“短信竞猜”被界定为一种“有奖销售”,甚至出现了一些利用该方式敛财的不良现象。为此,广电总局曾下发文件限制这一环节。但相关部门对短信竞猜活动的监管法规尚不完善。
目前短信服务投诉大量出现,从“强行订制”到“诱骗使用”的手法层出不穷,其中最常见的一招就是设置陷阱——打着免费试用的招牌暗地收钱。通常先给用户发一段时间的某种免费短信服务,然后告诉你以后要收费了,如果愿意继续订用,就发信到某号码,如果不订,就发到另外一个号码。而实际上继续订用的号码和不订的号码刚好相反,造成绝大多数人以为退订了但实际却是订用了。
- 相关阅读:
- ·快速响应!解读DCN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案
//net.zol.com.cn/446/4462096.html - ·3G上网资费贵? 电信日月神卡一宿1.5元
//net.zol.com.cn/406/4065819.html - ·保护企业网络 安全可靠防火墙方案解读
//net.zol.com.cn/378/3788942.html - ·网速21M送半年全国资费 华为上网卡促销
//net.zol.com.cn/370/3701758.html - ·血拼价格 三大电信运营商资费大战展开
//net.zol.com.cn/296/2967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