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面对终端种类众多,接入用户数量庞大,对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可管理性都有较高的要求。随着IT业务在企业的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建设一个简洁、可靠、高性能的企业网成为了必然的选择。H3C高端系列交换机出色的做工和强劲的性能为下一代数据中心和基础网络的组建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并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占领了IT发展潮流的制高点。
核心路由交换机 H3C S9500E系列
H3C S9500E系列交换机是H3C面向园区网核心和数据中心市场推出的新一代核心路由交换机。S9500E在提供大容量、高性能L2/L3交换服务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了硬件IPv6、硬件MPLS、安全、业务分析等智能特性,可为园区网、数据中心构建融合业务的基础网络平台,进而帮助用户实现IT资源整合的需求。
H3C S9512E 核心路由交换机
H3C S9500E系列核心路由交换机包含如下型号:
S9505E:5个业务板插槽,2个主控板插槽;
S9508E/S9508E-V:8个业务板插槽,2个主控板插槽;
S9512E:12个业务板插槽,2个主控板插槽。
下面就来看看H3C S9500E系列交换机在数据中心网络的典型应用。
S9500E采用创新的硬件设计,通过独立的控制引擎、检测引擎、维护引擎为系统提供强大的控制能力和50ms的高可靠保障;通过基于分布式的高性能硬件转发和大容量Crossbar无阻塞交换技术,保障了系统的高处理性能和灵活的扩展能力;通过OAA开放架构,实现了网络和安全、无线的融合。
多业务亮眼 H3C S7500E系列
H3C S7500E(X)系列产品是H3C面向融合业务网络推出的高端多业务路由交换机,该产品基于H3C自主知识产权的Comware V5操作系统,以IRF2(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 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为系统基石的虚拟化软件系统,进一步融合MPLS VPN、IPv6、网络安全、无线、无源光网络等多种网络业务,提供不间断转发、不间断升级、优雅重启、环网保护等多种高可靠技术,在提高用户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网络最大正常运行时间,从而降低了客户的总拥有成本(TCO)。H3C S7500E(X)符合“限制电子设备有害物质标准(RoHS)”,是绿色环保的路由交换机。
H3C S7506R-DC 多业务路由交换机
H3C S7500E(X)面向数据中心技术的演进,推出了IRF2为代表的软件虚拟化技术,提供2-4台主机的协同工作、统一管理和不间断维护功能;IRF2不仅成为数据中心交换设备高性能、虚拟化的关键技术,而且对于传统企业网应用,IRF2所提供的高可靠性和无缝升级、扩展能力,也成为H3C用户增值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H3C 的IRF2虚拟化技术还可根据组网的要求支持长距离(40KM)的线缆。
下面就来看看H3C S7500E(X)系列交换机在多业务园区网中的典型应用。
H3C S7500E(X)系列交换机在多业务园区网中的典型应用
下面再来看看MPLS网络环境(行业城域网)下H3C S7500E(X)系列交换机的部署应用。
MPLS网络环境(行业城域网)下H3C S7500E(X)系列交换机的部署应用
H3C S7500E(X)系列包括S7510E(12槽)、S7508E-X(14槽)、S7506E(8槽)、S7506E-V(垂直8槽)、H3C S7506E-S(8槽)、S7503E(5槽)、7503E-S(3槽)和S7502E(4槽)8款产品,除了7503E-S所有产品均支持冗余主控。H3C S7500E(X)可广泛应用于城域网、数据中心、园区网核心和汇聚等多种网络环境,为用户提供了有线无线一体化、有源无源一体化的行业解决方案。
万兆交换机 H3C S5800 S5820X系列
H3C S58系列交换机是H3C中数据中心级的万兆以太网交换产品,它分为S5800、S5810和S5820X三个子系列,为数据中心提供丰富的服务器接入方案。也可以用于园区网的汇聚层或接入层以及中小企业核心。
H3C S5820X-28S 万兆交换机
S5800系列机箱式交换机支持H3C创新的IRF2(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 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用户可以将多台S5800交换机连接,形成一个逻辑上的独立实体,从而构建具备高可靠性、易扩展性和易管理性的新型智能网络。
S5820X系列是业内性能很高的交换机之一,同时提供最多24个全线速万兆接口,使万兆服务器高密度接入和园区网高密度万兆汇聚成为可能。
下面就来看看H3C S5800 S5820X系列交换机在数据中心中的典型应用。
H3C S5800 S5820X系列交换机在在数据中心中的典型应用
H3C采用基于100G平台的S12500系列交换机作为数据中心核心,汇聚层可以采用S12500或S9500E/S7500E产品,通过集成的防火墙、负载均衡等多业务板卡来实现安全保证和流量均衡。接入层S58系列可以提供高密度的千兆或万兆等丰富的服务器接入方案。
下面再来看看大型企业网/园区网下H3C S7500E(X)系列交换机的部署应用。
大型企业网/园区网下H3C S7500E(X)系列交换机的部署应用
在大中型企业或园区网中,S58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作为大楼汇聚交换机,通过IRF智能弹性架构将多台汇聚交换机虚拟为一台逻辑设备,从而简化管理维护,实现弹性扩展。此外H3C的开发业务架构也可以使S58系列交换机集成防火墙模块,提高网络安全性,而在集成了无线控制器模块以后,可以集中配置管理无线接入点,从而使S58系列交换机提供一套完整的有线无线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H3C S58系列机箱式交换机支持业内最高的万兆端口密度,单台设备可以按需扩展至最多24个全线速转发的万兆端口。此外,该系列产品还可以提供灵活的千兆接入端口,可以提供16个千兆光接口或者电接口扩展模块,单台设备可以按需扩展至最多84个全线速转发的千兆端口,满足大型网络汇聚或中小网络核心对于光电混合配置的要求。
4给力传输 H3C S5500系列
给力传输 H3C S5500系列
H3C S5500系列交换机中包含有千兆和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产品,它们具备丰富的业务特性,提供IPv6转发功能以及最多4个10GE扩展接口。通过H3C特有的集群管理功能,用户能够简化对网络的管理。S550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定位为企业网和城域网的汇聚或接入,同时还可以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群的连接。
H3C S5500-20TP-SI 千兆交换机
H3C S5500系列交换机采用专利技术允许交换机利用专用互联电缆实现多达16台设备的堆叠,支持不同端口设备的混合堆叠。具有即插即用、单一IP管理的优点。同时大大降低系统扩展的成本,保护了用户投资。
下面再来看看大型企业网/园区网下H3C S5500系列交换机的部署应用。
在大中型企业或园区网中,S550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可作为汇聚层交换机,提供了高性能、大容量的交换服务,并支持10GE的上行接口,为接入设备提供了更高的带宽。
下面就来看看H3C S5500系列交换机在中小型网络的典型应用。
S550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可作为接入层交换机,为用户提供了高接入带宽和高端口密度。同时S5500系列交换机还提供PoE功能,可以通过以太网线向IP Phone、WLAN AP(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以及其他支持IEEE802.3af的PD设备供电,方便用户对网络的维护和管理。
H3C S5500系列交换机支持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很好的解决了移动办公的智能灵活管理;结合特有的基于全局和VLAN下发ACL策略,在简化用户配置的同时,也大幅节约了硬件资源。
5高性能高可靠 H3C S5100系列
高性能高可靠 H3C S5100系列
H3C S5100系列交换机中以千兆三层以太网交换机产品为主打,支持H3C特有的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功能,给用户带来一个简单的、高性能的、高可靠的网络,适合数据中心服务器群接入和企业网千兆接入。
H3C S5120-52P-SI 千兆交换机
H3C S5100系列交换机还支持丰富的链路级可靠性技术,比如华三通信独创的RRPP快速环网保护机制, 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等。当网络上承载多业务、大流量的时候不影响网络的收敛时间,保证业务的正常开展。
下面再来看看在数据中心接入下H3C S5100系列交换机的部署应用。
S5120-HI在数据中心接入部署应用
以S5120-HI为例,在采用基于100G平台的S12500系列交换机作为数据中心核心,汇聚层采用S12500或S9500E/S7500E产品,通过集成的防火墙、负载均衡等多业务板卡来实现安全保证和流量均衡。接入层S5120-HI以太网交换机可以提供高密度的千兆服务器接入方案。
下面就来看看H3C S5100系列交换机在大型园区网络的典型应用。
以S5120-HI为例,在大中型企业园区网中,它作为接入交换机提供高性能、大容量的交换服务。此外整网核心层、汇聚层和高性能接入层均采用H3C创新的IRF2技术,在原有网络拓扑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将多台设备虚拟为一台统一的逻辑设备,实现网络拓扑、业务、管理的简化,1:N的可靠性成倍提升,网络运行性能大幅提高等多重优点。
总结:H3C系列高端交换机为了进一步降低IT维护的工作量,用户能够更聚焦于IT战略和部署实施,H3C不断创新,针对园区应用提出了虚拟园区网解决方案,把一套物理网络资源虚拟出多套逻辑网络,对不同的用户/业务能够使用到的资源,配置不同的安全、管理策略。针对数据中心应用,H3C从数据中心一体化、虚拟化和自动化三个方面入手,融合安全、网络虚拟化和自动化管理方案,提供基于以太网的统一交换架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这些创新的解决方案提高了网络整体资源的利用率,大幅节省用户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