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世纪末红极一时的“元老级”通信工具,原定于去年年底退市的小灵通,目前仍有近1500万“钉子户”在超龄服役。
工信部昨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小灵通在全国固话中仍占5.3%比例,且退网进程愈发龟速。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今年3月遭主管部门点名曝光卷入垃圾短信群发事件以及被指占用TD-LTE的4G网络频段,小灵通年内全部退市几成定局。
电信方面昨则承诺,在完成退市前,小灵通用户仍可享受正常的服务支持。
小灵通“超期”半年仍存活
记者昨天在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的2012年5月通信业运行状况中看到,在此期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155.9万户,达到28355.6万户;其中小灵通用户减少288.0万户,达到1499.1万户,仍占5.3%的比例。
在业内看来,这样的数据或许有些尴尬。按照工信部原定的计划,2011年12月31日该是小灵通的 “生死大限”,退市工作理应已妥善完成。但令其始料未及的是,目前仍有近1500万小灵通大军在“超龄服役”。
“2009年2月的时候,工信部的确在运营商内部发过一个文,提了一下退市时间。但这只是一个计划时间表,并没有强制执行。 ”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时至今日,不少地方运营商也没有接到“必须清退小灵通”的军令状。
“钉子户”仍享受正常服务
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在退市政策发布后的第一年,小灵通每月用户数平均减少182万左右;而到了去年,该数字已下滑至100万以下,明显减慢。
在各种智能手机、山寨机眼花缭乱的当下,究竟还有谁会是小灵通的“钉子户”?业内人士曾向记者分析,这群“最后的守望者”主要有三类。
“一是中老年人群体,他们对通讯工具要求不高,太复杂的智能机反而用不来;二是拥有多台手机的人士,把小灵通作为一种补充;三是外来打工者,他们追求低资费的实惠,若升级成天翼套餐,每个月的花费将增加、加上更换手机的费用,便使之望而却步。 ”上述人士总结称。
另一部分的“钉子户”可能是企业用户。有的集团当年批量采购小灵通是为了给员工福利,且内部通讯录中都是小灵通短号,换号可能会增加成本。
上海电信昨天表示,在全部完成退市前,沪上小灵通用户仍可通过热线、营业厅等渠道获得日常服务支持。
年内退市已进入倒计时
小灵通“不得不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与4G网络的撞车。今年初,工信部曾下文,再次强调小灵通使用的1.9GHz F频段,将用于TDLTE的 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有外地运营商人士透露,如果移动TD网络在小灵通未完全退网的情况下启用重叠频段,将出现信号干扰的情况。
此外,在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垃圾短信泛滥情况后,小灵通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工信部3月下发《端口类短信群发业务清理整顿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表示要清理利用运营商自有端口和行业类应用端口、信息服务经营者自有端口和个人通信号码,开展经营性群发垃圾短信的行为,其中小灵通号码被多次点名。
近日,沪上不少小灵通用户已陆续接到“关怀电话”,提醒其退市已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