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薪”招聘吃苦耐劳促销员
花200元能充500元话费?每月底薪3600元,还有销售额三成的高比例提成奖金?年轻人李敏杰通过招聘网站,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促销员工作。不料,正当她暗自庆幸时,迎接她的却是冰冷的手铐手机充值卡竟然是假的!转眼间,李敏杰从无知的应聘求职者,变成了销售虚假充值卡的“帮凶”。角色转换之间,身陷招聘泥潭的李敏杰意识到,这是不法分子设下的“骗中骗”谜团。
近日,长宁警方捣毁了一个冒充移动公司工作人员销售虚假移动手机充值卡的犯罪团伙,抓获包括上海燕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某在内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共28名,缴获虚假手机充值卡450余张。采访中,记者发现燕钰公司的触角遍及广州、深圳、四川等地,随着董事长任某的落网,一个涉及多地的“充值卡骗局”终于真相大白。
“高薪”招聘吃苦耐劳促销员
“工作辛苦些,月底能拿高薪,这也是应该的!”今年20多岁的李敏杰,自幼随打工父母来沪,一直梦想着找份好工作,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即使自己学历不高,但她相信只要肯吃苦,就一定会有回报。
“妈妈经常在耳边唠叨,女孩子找工作要特别小心,免得上当受骗。 ”李敏杰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姑娘,每次找工作,都要再三打听是否辛苦。对于那些工作轻松、待遇优厚的工作,她都会敬而远之。李敏杰明白,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可是,就是这么一位有警惕性的好姑娘,还是被“吃苦高薪”的工作给坑了。小李本是一位保险电话推销员,每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不高不低还算能勉强度日。今年6月,她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上海燕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招聘促销员。虽然对学历、工作经历没有具体要求,但公司明确表示:“促销员底薪3600元加提成,经常在外面跑,工作时间长,要肯吃苦耐劳,公司包吃包住”。
李敏杰觉得机会来了,便前去公司应聘。
推销充值卡一张可提成60元
“面试时,对方介绍说公司卖的是充值卡,也叫网络回拨卡,可以通过回拨平台大大降低话费。一张面值500元的充值卡,实际只卖200元,而且如果顾客不习惯用回拨平台,充值的500元话费,也将在15天后计入手机移动账户余额中。 ”对于招聘网站上刊登的招聘信息,以及公司负责人的振振有词,李敏杰都深信不疑,“公司为促销员也充了值,我们都能用的,而且在推销产品时,顾客也当面尝试过,的确可以通过回拨平台通话,并从500元充值面额中扣除了低廉的通话费。 ”
近一个月来,李敏杰天天跟着销售团队跑东跑西,不论刮风下雨、高温酷暑,她都没有一声怨言,她相信“吃苦耐劳总是有回报的”。按每张充值卡60元提成计算,小李一个月提成奖金就陆续拿了2000多元。“公司每天都跟促销员结账,当天或者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能拿到当天销售额近三成的提成,实实在在的钞票拿在手里,我一度以为自己找到了好工作。 ”即便工作半个月后,李敏杰从同事口中得知,500元充值面额最终不会计入手机移动话费余额里,她也仅仅以为这只是一种促销手段,只要回拨平台业务能使用,自己销售的产品就没有问题。没有深究的李敏杰,如今非常后悔,“感觉自己陷在招聘泥潭中,一边是天天结算的薪水,一边是不计手段的促销方式,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傻等15天,“充值承诺”泡汤
只要花200元现金,就能为手机账户充值500元?事实真的如此吗?
7月15日中午,外出办事的市民刘先生,发现手机账号没钱了,便打算找地方充值。当他路过天山路时,看到路边有人举着“北京移动分公司”的广告牌。 3名工作人员身上都戴有胸卡,看上去挺正规的。
“说实话,这个价格蛮诱人的,当时围着看的人也蛮多的。 ”刘先生决定尝试一下,“工作人员介绍说,公司有一个语音平台,在搞促销活动。当场支付话费200元后,用户可以拨打公司平台,平台能帮我低话费回拨要呼叫的用户。听着有些复杂,不过,即便不用这个平台通话,充值15天后,500元话费就会自动转到我的移动账户上。我觉得这蛮好的,就掏钱充了值。 ”
不料,刘先生当场登记完手机号码,民警就突然出现了。 “警察说这是骗局,叫我配合到派出所做笔录,我一下子傻掉了。民警带着我和几个围观群众,到电信公司营业厅求证,证明根本没这种活动,那伙摆摊的人是骗子。 ”回忆起当天的情况,刘先生至今有些疑惑,“即便后来到了派出所,我还是相信推销员的话。一直傻等到8月1日,过了整整15天,手机移动账户上依然没有充值款打进来。 ”刘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确上当受骗了。
2骗局“幕后黑手”浮出水面
普通警情牵出“充值卡骗局”
7月15日当天,民警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摆摊现场呢?号称“高回报”的充值卡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
“店门口有人摆摊太吵了。 ”7月15日,长宁公安分局北新泾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天山路上的一家理发店门口,有人随地摆摊,举广告牌、高音喇叭叫卖,噪音实在是太吵了。
接到报警后,长宁警方通过视频巡逻,发现路边有三名男子,打着“充200抵500”的牌子,向过往路人兜售一种“特惠专线充值卡”,声称是移动北京总部员工,近期推出“感恩回报移动用户”的回拨平台业务。
这伙人究竟是谁?长宁公安分局北新泾派出所承办民警告诉记者,今年6月,派出所曾接到两起治安案件的报案,有两名被害人称,在辖区街面上碰到推销人员,购买了一种买200元返500元话费的充值卡。且推销人员当场承诺,可以通过公司回拨业务降低话费,且15天后500元话费将自动充到手机移动账户上。
经查,这些人根本不是中国移动公司北京移动总部工作人员,选择人流量集中的公共区域以举广告牌、大声宣传促销的方式吸引路人,主要促销手段便是低价优惠,吸引大批受利益驱使,有贪小心理的群众,驻足观望甚至受骗购买。
电话回拨卡业务早已被叫停
低至4折的话费是真是假?回拨平台又是怎么回事呢?
民警当即展开调查,向附近的移动公司业务部了解后得知,移动公司根本没有搞过这样的活动。且营业厅销售的充值卡,最多优惠几毛钱,不可能有这么大利润的反馈。显然,出现在辖区内的这个流动促销摊位肯定有问题。“买200元充值500元”,只是作案人员的一个幌子,目的是为了能把充值卡销售出去。
所谓的“回拨平台”其实是租用闲置的通信线路,私建一个回拨网络,类似一个IP电话,不是正规移动运行商所提供的服务。使用者拨打不法分子提供的网络IP电话,网络回拨平台接到信号后立即挂断,再回拨到使用者的手机上,使用者根据语音提示输入想要呼叫的号码,网络回拨平台再呼叫该号码,并通过软件实现使用者和对方的互相通话,以此达到节省话费的目的。通过回拨平台实现的通话,由于是私人架设的线路,通话质量比较差,系统经常处于繁忙状态。
这种回拨是利用了网间结算的漏洞而产生的,类似的回拨服务早在2007年8月31日即被工信部叫停,没有国家经营许可的网络电话都是不合法的,一旦被正规的通讯运营商发现,就会立即封杀那个IP号码。消费者之前充入的话费,就完全被不法分子吞掉了。而且,由于回拨系统是不法分子私自搭建的,消费者的充值账户权益根本得不到保护,账户余额随时可能会被人篡改。
于是,民警将摆摊的三名男子带回派出所进一步调查。
骗局“幕后黑手”浮出水面
长宁警方对三名男子进行了审讯,三人都声称自己是通过网上招聘,到公司上班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卖充值卡,每销售一张就有60元提成。除此之外,三人对公司情况知之甚少,讲不出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案件矛头直指“上海燕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经查,该公司的确在工商部门有登记,注册地位于金山,经营范围是和通信有关的一些服务,法人代表叫任某。 ”警方把调查重点放在了燕钰公司上,专门冒充移动公司,通过售卖网络电话回拨充值卡实施诈骗的团伙浮出水面。公司并没有在注册地办公,所有的销售人员每天晚上都会聚集到天钥桥路上的一幢大厦内。
7月15日深夜,长宁警方对大厦内的办公地点进行守候伏击,并顺藤摸瓜掌握了公司的宿舍地点,当晚将包括公司董事长任某在内的另2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查获了许多还未销售的虚假充值卡以及公司的销售记录、账本等等。
“账本上记录着公司每个销售小组所销售的业绩,以及每名销售人员的业绩、提成情况。据统计,在10天里该公司销售额达到近10万元。 ”
分工明确 专挑闹市行骗
据悉,该犯罪团伙在上海只做了半个多月,专挑闹市地段行骗,此前也曾在全国跨省级地域,没有较为固定的地址,员工流动性大,公司从事的业务却八九不离十,都是超低价销售话费充值卡。燕钰公司组织严谨、分工明确,法人代表、董事长任某是主谋,有财务专员,有专人负责招聘,还有五六名带销售团队的区域经理,每个销售团队有四五人,负责挑选闹市地段行骗。
与普通公司按月发薪水不同的是,该团伙每天和销售人员结账。早上,销售人员从公司登记取出充值卡,晚上,再把未销售的充值卡和销售额送回公司,当场领取每份60元的提成。这对许多销售人员来说,包吃包住和天天结薪可是不小的诱惑。
在警方当场查获的员工手册中,涵盖了普通消费者在购买该卡时可能会提到的各类问题,手册上都有一一解答。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对“移动公司推出的‘买200返500的充值卡’让利活动”深信不疑。
截至记者发稿,被警方抓获的28名犯罪嫌疑人中,包括上海燕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任燕钰等9名组织者及主要参与者,已被长宁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警方提醒
应聘前需查询企业资质 勿因急于找工作陷入骗局
“工作不好找,好工作更不容易找。 ”本案中,犯罪团伙中最底层的销售员,本身也是受害者,在应聘时并不知道从事的是违法勾当。从案情来看,不法分子在招聘人员时,招聘信息通常都比较含糊,而薪水却开得比较高,诱惑性非常大。
警方提醒求职者,应聘前,应分清自己从事的业务是否合法。工作的首要目的是谋生,但谋生不能建立在违法的前提下。或者可以通过网络,搜一下公司的情况,或者到实地周边打听下公司的经营范围,从侧面了解一下公司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进出情况。最好先提前上网,到工商部门的官方网站上,查询下企业的营业资质。警方希望急于寻找工作的人,不要盲目陷入犯罪的泥潭。
同时,警方也提醒招聘网站,作为专业的门户网站,首先要为应聘者提供便利,服务的群体越大,网站越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发布信息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审核招聘公司的资质,以及经营业务的合法性。
警方表示,下一步将就各大招聘网站发布的关于上海燕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进行核实,及时向网站通报案件侦查的情况,希望招聘网站对已经发布的信息进行更改和完善。
记者调查
销售员:被要求填写详细社会关系表
李敏杰是燕钰公司的销售员之一,当民警出现在她面前时,才恍然大悟自己原来一直在为骗子打工,无形中做了不法分子的“帮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燕钰公司有专人负责招聘,每天的任务就是在本市各大招聘门户网站上发布一些招聘信息,然后挑出合适的人选通知面试。公司销售人员均为外地来沪人员,年龄集中在20岁至30岁之间,多为中专、大专学历,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理性判断,很容易被高薪高福利诱惑。
“员工手册上说,公司是跟中国移动合作的,我不相信”,销售员汤朝阳逐渐发现充值卡不靠谱。有的销售员做了几天便不做了,但依然有很多人留了下来。
销售员进入公司后,都会被要求填写一张社会关系名单。 “公司说如果销售员对公司造成不利情况,可以从这张名单中找到他。 ”销售员汤朝阳就被要求在表格上填写自己的所有关系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等。
“当时,公司负责人解释说,销售员每天领走充值卡,不需要交押金,为了防止销售员私自吞卡,公司才要求员工填写社会关系名单。 ”公司看似合理的解释,说动了很多销售员,他们在填写表格时根本没有多想。
“可是,当他们发现充值卡有问题后,很多人想起这张社会关系名单,便犹豫是否要离开公司,他们担心家人朋友受到骚扰,所以最终有的人选择了隐忍留下,向公司妥协。 ”很多应聘者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即便他们进公司后,发现充值卡奇怪,也都被董事长的花言巧语蒙了过去。任总自称卖充值卡很多年了,这款产品是完全合法的,甚至会给很多人带来福利,大大降低了话费。
“应聘者缺乏防范意识,对招聘者的话言听计从,认为招聘者说的每一句都没有问题,看着无知的应聘者被‘骗进’燕钰公司工作”,承办警官说,“其实,这些普通的销售人员本身也是公司负责人谎话的受骗者。 ”
主犯:招聘网站核实信息“走过场”
调查中,长宁警方发现燕钰公司的骗局,波及广州、深圳、四川等地。近日,本报记者前往看守所,采访了这位骗局的策划者犯罪团伙主犯,燕钰公司法人、董事长任某。
“我是广东人,以前是教儿童英语的,孩子出生后,便打算自己闯闯做生意。 ”说起自己的生意经,任某滔滔不绝,“我是在网上看到回拨卡介绍的,回想起自己曾在上海求学时用过,虽然使用过程麻烦了些,但却省了很多话费。虽然通话质量有时比较差,但毕竟便宜,总会有点缺陷的。 ”
任某坦言,在决定销售回拨卡前,自己曾试用过,觉得还是比较划算的。 “但是,真的推广起来,我觉得没有想象的容易,毕竟它试用起来比较麻烦,不是所有人都不嫌麻烦的。公司曾在一些大型招聘网站发布过招聘信息,这些网站浏览量比较大,对于应聘者来说可信度更高些,网站也只是来电初步问了一下情况,都是听我介绍的,没有派人实地来核实过。 ”
采访中,很多销售员反映,到了公司后,他们才发现公司根本就没有做到3600元底薪加提成的承诺。 “公司有两种结薪方式,一种是按月结算,不论销售量多少,就拿3600元月薪,还有一种就是试用的几天内,按120元日薪结算,之后则按业绩提成。 ”
记者为任某算了笔账,公司房租每月8000元;回拨充值卡的进货价格,从最初的100元每张,到熟识后降到了50元每张。为了留住销售人才,任某不惜开出了每张60元的高提成回报。员工每销售一张充值卡,任某就能获得净利润40到90元,每天的营业额在六七千元不等,有时高达万余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团伙在短短10天内,销售额竟高达10万元。按照每张卡200元售价计算,至少有500名群众受骗上当。 “在账本上,还记录着每位购买充值卡顾客的手机号码,我们联系了许多被害人,发现大多数人都因被骗金额太小,而放弃了报案的念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警方的办案进度,也有可能会让不法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警方提醒,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骗局很多,市民必须时刻记住不能贪图小便宜,天上不会掉陷饼,如果再遇到类似充值卡骗局,可以拨打移动10086客服电话咨询或者到正规营业厅询问,千万不要轻信路边摊的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