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

    互联网用户将突破30亿 数字鸿沟却扩大

         [ 飞象网 转载 ] 暂无评论

      据国外媒体报道,国际互联网协会在一项研究中指出,预计全球互联网用户总量将很快突破30亿大关,但仍然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从而确保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接入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西·布朗(KathyBrown)表示:“全球实现国际互联网协会的“互联网属于每个人”愿景的步伐正在加快,预计互联网用户将在明年年初达到30亿。然而,开发工作的重头戏仍然是让互联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惠及所有人,并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网络服务。我们希望这个新的年度系列报告有助于让外界了解我们如何全力应对挑战,并将互联网的益处带给每个人。”

      在第一份《全球互联网研究报告》(GlobalInternetReport)中,国际互联网协会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肯德(MichaelKende)列出了开放的互联网为目前的网络用户以及两个不同的非网络用户群体带来的益处。在提到非网络用户时,人们通常认为主要是指目前还没有互联网或者已经提供相关服务,但却无力负担的这部分群体。但是,人们不太知道的是,在许多国家,还有为数更多的非网络用户给出的理由不是因为收入或网络适用性问题,而是由于缺乏兴趣或了解等其他原因。因此,说服他们使用互联网时需要克服的障碍并不相同。

      能够负担互联网服务的能力显然是影响这类服务使用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联合国宽带委员会曾表示,入门级宽带服务的支出不应超过居民平均月收入的5%(2015年年底)。2012年接受调研的大部分国家均达到了这一目标,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未达标。目前仍有许多国家的宽带支出高于其国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还有些国家的承受能力被严重的收入不均所掩盖,使得互联网服务未能普及。

      第二大主要非网络用户群包括可以上网,但却因为缺乏当地相关的内容和应用等原因而选择不用互联网的消费者。这种缺乏的根源在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因素。

      肯德先生表示:“我们传统上将“数字鸿沟”解释为由于缺乏网络服务或承受能力而不能上网的群体,但我们现在发现的证据表明,许多人可以上网但却选择不上。因此,在考虑如何提高互联网普及率时,必须要区分拥有上网条件但却缺乏上网兴趣的群体与不具备上网条件的群体。”

      缺乏兴趣的原因很多。例如,许多国家利用其封锁和过滤的权力来限制用户访问他们认为不合需要的内容。有时,这种行为与所在国的宗教或社会规范有关。然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出于政治动机更多地干预并阻止社会和新闻内容。此外,根据许可协议,有些内容只在某些国家提供,这对用户访问感兴趣的内容的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次研究发现的另一个限制用户上网的重要问题是本地相关内容的适用性。目前,讲英语的互联网用户拥有极大的优势。例如,虽然只有27%的互联网用户被归类为主要讲英语的群体,但超过55%的网站主要使用英语提供内容。相比之下,讲中文的用户约占互联网用户总量的25%,但只有3.3%的网站提供以中文为主的内容。

      最后,本次报告强调了影响现有用户的问题。关于进行大规模全球网络监控的信息曝光使得信任和隐私等基本问题浮出水面。此外,互联网抵御大规模破坏(因意外或政府行为所致)的能力也受到国家基础设施和国际数据载波之间的对接差异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将不仅有助于为现有用户提升和保护开放的互联网服务,还将能增加非网络用户上网的兴趣和意愿。

    关注排行榜

    路由器交换机无线路由无线AP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