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难点之赛场高密WiFi网络规划
刚刚已经谈到,想实现鸟巢这种大型赛场的高密WiFi部署,难的不是网络覆盖,而是通过前期规划,即做到容量和干扰的平衡。以鸟巢为例,其整体结构复杂,看台分东南西北,同时还分上下多层,甚至还要考虑到中心草坪的WiFi覆盖(为音乐会等做准备),所以AP的位置、布放设计相当讲究;同时考虑到AP数量众多,因此5GHz和2.4GHz频段的信道布放设计也相当重要。而大型赛场的WiFi网络规划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1、用户带宽需求分析:
用户带宽需求
如上图所示,不用应用的对于速率的要求不同,其中视频的要求最高,通常要500Kbps,且要求0延时,而Web应用则相对要求较低。平均来看,每个用户的平均带宽需求至少是300Kbps,而考虑到11ac终端的增长,以及各种应用对于带宽需求的不断提升,或许用不了多久,每个用户的平均带宽需求就要增长到1Mbps以上,所以场馆内部署的AP也必须要支持11ac标准及3*3 MIMO以上。
2、AP容量与布放设计
AP的数量由两个主要因素决定,一个是覆盖,一个是容量。高密场景是一个典型的容量受限场景,因此决定AP数量的就是容量。而鸟巢的座位超过91000个,通过还能站着看比赛,因此容量可视为100000人,以每个AP承载100个WiFi终端计算,至少需要1000个AP。
当然,这1000AP的布放也是相当讲究的,重点要控制相互间的间距,以减少相互干扰。具体来说通常有三种方式:
·边上覆盖:设备高度一般,易于安装;AP一字排开,同频AP距离较远,抗干扰效果好。通常最后一行座位离顶棚较近,设备安装位置较低,观众可能触及,这种情况下,需做一定的伪装。
·顶棚覆盖:对有马道的顶棚,设备安装方便,终端和AP之间视距传输,衰减可控;对结构简单、高度较高的顶棚,设备安装有一定难度。
·背面覆盖:通过障碍物衰减,可以有效控制单个AP的覆盖范围,从而提高AP的布放密度,接入用户更多,但中间障碍物复杂,衰减不易估计。
具体到鸟巢来说,采用的应该是边上覆盖方式,但也融合了顶棚覆盖,即将AP部署在上一层看台的前端(覆盖一层的AP部署在2层,覆盖2层AP的部署在3层)。
3、信道布放设计
合理规划各个AP的信道,避免自身网络的干扰,尽量避开已有信号的干扰,对保证无线网络的接入性能至关重要。
信道规划的整体原则:使同频AP、邻频AP的距离尽量远,提高信道的复用率,需同时考虑同层、上下层AP信道。
怎么样,单单一个WiFi网络规划,就已经如此复杂,可见打造整体解决方案的难度。那么此次鸟巢内的WiFi网络究竟是谁承建的呢?答案下页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