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万众期待中,5G商用元年开启,不过就在全民热炒5G优势之际,很多人并不了解5G。5G真的只比4G多1G?遇上5G的各行各业会有什么变化?连接万物的智能未来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如果没在刚结束的MWC19上海展会上看到诺基亚贝尔的智慧之城,怕是很难有个真切的体验。
诺基亚贝尔展台
5G端到端产品组合 彰显强大实力
具有3G时代霸者基因的诺基亚贝尔,在5G开跑之际自然是要先声夺人一下的。为此,其在今年的MWC19上海展会里重点用5G新品以及行业实际用例,来凸显“真5G”网络该有的样子。展台上参会者不仅可以看到基于5G构建的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慧医疗、物流交通、智慧体育、文教娱乐等真实案例,更能看到其依托5G端到端的产品组合。
采访中,诺基亚贝尔5G和小型化基站产品事业部端到端架构负责人张健透露,其5G产品组合涵盖了移动和固网、IP和光网络、服务和软件,以及诺基亚贝尔实验室的创新序列等等,都令其在广度上占据优势。也正是这种延伸,使其成为5G生态系统中一个强大的参与者。
在张健看来,5G的建设不仅需要新的无线空口,而且需要一个端到端的全新网络架构,通过诺基亚贝尔端到端的产品组合,可以帮助各行业建设和运营5G网络所需的所有要素。而未来要想在5G市场上领先,拥有端到端产品组合的技术实力则是不可或缺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在全球各地达成了43项5G商用合同,覆盖亚洲、美洲、欧洲、中东和非洲等各地的主流运营商。”随着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张健便开始介绍起新推出的5G产品。似乎在用潜台词告诉大家,5G合同数量并不是衡量其产品技术领先的唯一标准,但基于应用的创新产品才是一样。
首创高功率AAU和液冷基站
对于不少运营商来说,4G LTE的投入还没收回,现在又开始新一轮的5G竞赛,成本压力自是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如何上马5G的同时降低成本,显然是他们更加关心的。据张健介绍,针对上述问题,诺基亚贝尔创新性地推出了业内首款高功率320W mMIMO AAU,以及堪称全球第一个5G液冷基站。
这款输出功率高达320W的AirScale mMIMO AAU,采用64发64收的天线配置,虽然比当前市场同类产品至少高出80W,但却能够在2.6 GHz频段支持4G/5G并发模式,灵活平衡两种技术。
张健指出,AirScale mMIMO AAU延续了4G时代2W/MHz的功率谱密度,这就可重用现有4G站点来达到同样的覆盖效果,避免运营商不得不建设更多站点来弥补功率缺失造成的覆盖空洞。由于其综合能耗相比低功率的宏基站更低,这就有效保证了用户获得5G体验同时还可确保4G容量,让运营商兼顾更高的覆盖范围与容量,帮助其在向5G过渡过程中减少资本支出。
另外,展台上全球第一个5G液冷基站也备受关注。不同于使用风扇系统冷却的传统基站,5G液冷基站利用液体进行散热,可将能耗降低约30%,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80%,效果比空气散热更佳。由于无需加装散热片,5G液冷基站体积更为小巧,但需配上一个PC机箱大小的水箱,这会对安装环境有一定要求。液冷系统还可以极大降低能源消耗和噪音,满足城市管理的绿色环保要求。
宏微并举 满足各类5G场景
未来5G除了熟悉的移动宽带和固定无线使用案例外,对物联网的大规模和低延迟连接支持,无疑会开拓出更多利润丰厚的市场。不过落到具体基站的部署上,张健给出了诺基亚贝尔的5G设计思路,那就是“立足网络实际,宏微并举”。
在铁塔/楼顶位置,可以使用功率320W-80W基站,实现Massive MIMO以及FDD升级。在街道位置,则可以使用功率80W-20W的中型站,用于覆盖街区和毫米波热点覆盖。在室内位置,则可以使用功率200W-250mW之间的室外打室内小基站和室内分布式的皮站,来解决5G室内覆盖难题。
其中,一款名为“AirScale”的四通道街道站被张健重点推荐。据悉,此街道站体积小巧,比一般的背包还小,可调发射功率,支持4G/5G双模。采用4T4R+一体化天线架构,可与宏站共用AirScale BBU基带资源。其可充分利用“杆”资源,灵活部署,比如支持与现有的微RRU共同部署,天线一体化部署,支持挂杆、挂墙等多种安装方式,满足各类5G场景应用。
5G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诺基亚贝尔通过展台中5G精确定位的低成本室分方案、5G液冷基站、5G智慧无线、5G结合AI室内精确定位、Nokia WiFi产品、5G交互式虚拟云游戏、5G NR无人机助力港口自动化等实力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告诉参会的每一个人,“5G即将无处不在,而用得好才是真5G”。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诺基亚贝尔引领5G创新 用实力加速商用落地//net.zol.com.cn/720/720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