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开始习惯于无线世界的轻松便捷。无线路由器作为无线组网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性能好坏对整个无线局域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符合IEEE802.11g标准的54M无线路由已经是市场中的绝对主流,随着符合11n草案标准的无线路由的逐步降价,很多用户也开始体验300M无线极速。虽然11n的正式标准还未推出,但从各大厂商的表态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11n草案与未来的正式标准基本无异,所以目前的11n产品代替11g成为市场的主流也仅是时间问题。
由于11g和11n这两大标准推出的间隔过长,使得市场中衍生出很多非主流的速度标准,很多人将其称为g+技术,包括108M、125M以及140M这三种非主流速度,然而这类产品是否值得选购?它们真的能带来2倍于11g标准的速度还是仅是宣传的噱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08M、125M无线技术的诞生
2003年IEEE802.11g标准正式发布,就在六个月后Atheros公司便推出Super G技术,宣称把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翻了一倍,提升到了108Mbps的高度。接着在2004年初,GlobalspanVirata公司推出了Nitro XM技术,又将无线网络的性能推到140Mbps新高。2004年底,著名的芯片厂商Broadcom也带来自己的AfterBurner技术,将无线传输速率提高到125Mbps。提升11g传输速度之争便由此展开。
无线芯片厂商Atheros
但无论Atheros的Super G、Broadcom 的AfterBurner还是GlobalspanVirata的Nitro XM技术,它们都不是业界公开标准,并且技术原理不同,所以三者之间完全无法相互兼容。由于Super G标准出现较早,所以速度为108M的无线路由器相对125M和140M的无线路由来说要多一些,但它们的总和仅占全部无线路由产品数量的15%,生产厂家更是相当的少。
生产108M无线路由的厂商主要有TP-Link、网件、D-Link和贝尔金;生产125M无线路由的厂商主要有Buffalo和华硕;而140M的产品在市场中几乎绝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厂商对这三类非主流速度并不重视。最近笔者发现又有标称150M的无线路由产品进入市场,看来非主流的速度标准还真是多啊。
- 第1页:“非主流”速度诞生
- 第2页:“非主流”技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