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实录02
【提问】:华为推交换机,会支持OpenFlow1.3?
【陆遥】:支持1.3在2012实验室的小组样机上支持,目前还是1.1,有一个客户的标书希望是1.2,我们还在做进一步的分析。有些客户对我们的要求是能提供符合接口要求的设备,控制器可能是商用的,通过标准件进行对接,我们提供OpenFlow的接口和他对接,没有定义的点我们是不是能做一些。从内部来讲,我们也有OpenFlow的接口,未来承载更多的信息,做了一些拓展。来公司有很多做软交换的,和软交换提出类似,也是一个呼叫控制器,下面有一堆的语音接入设备,H248协议标准化了多少年,在每一个电信客户,最后使用的都是不一样,都是有些区别。OpenFlow也是一样,从现在的1.1、1.2到1.3,我理解将来重点是在定一个框架,真正用它的时候会有一些细节。
【提问】:网络操作系统会怎么做?
【陆遥】:我们内部也花了一点时间在讨论这个事情,华为公司是一个传统网络厂家,随着我们做企业网,我们也有自己的IT产品线,做SDN整体架构我们是有两个声音、两个方向,我们去适应IT这套玩法,包括自己的IT,包括行业里的老大,和微软、IBM的玩法结合起来。还有一种以网络为主导的SDN架构,前一种对上、对外看得比较多一些,后一种对下看得多一些,这两点在我们内部是齐头并进的,这两条线都得区分。通过北向的接口和上层云操作系统对接,对下面管理各个网络部件,他更强调业务的整合,网络细节的屏蔽,强调敏捷性,很快在上面做开发和云对接。另外一条思路是,华为公司的网络设备有一个操作设备叫做VRP8做了拓展,以前VRP每台设备都是一个智能的节点,各台设备通过握手、协议交付互相通信,就是传统网络。受到整个SDN架构的启发,我们在架构上有大的升级,可以把它从单个设备中拿出来变成网络集中控制路由操作系统,这个时候他管辖的范围就不再是单个网络结点设备,很多网络设备以前都是看得到的交互信息,就变成内部交互信息,一个是基于NStern,一个是基于VRP。上面的流程和下面的网络配置流程很快对接,强调自动化,VRP的平台强调对网络的感知提升,所谓的网络结点设备,可扩展性非常强,这两个是我们同时走的方向,预计Ncenter会快一点,VRP更多偏向内部的提升,会慢一点,这两个结合对于华为公司来说,我们是有网络背景的公司,对上能够融入下面的圈子,对下我们能进一步的发挥。
【提问】:最终会变成一个控制器?
【陆遥】:将来会是一个。
【提问】:会不会有一个阶段它会是两个?
【陆遥】:会,项目角度就有这样的要求,基于VRP控制器会符合网络层怎么灵活根据业务要求配置,发放带宽,VRP就比较灵活。我们碰到的腾讯和阿里,在Ncenter提供给他会方便一点。
【程剑】:实际上控制器的模型,到底是做轻载控制器还是重载的控制器呢?企业业务领域的企业客户更关注的是对业务本身的编排,多租户、VPN的管理,事实上不同的层次轻载的对外开放可能需要对外开放7个API, 对客户来说7个API进行编程是轻载的,如果运营商关心路径的管理和路径的优化,关心拓扑、网络资源对外深度开放,你也提对外开放,你可能要开放70个API,运营商有能力做定制开发,普通的企业在单企可能达不到。企业网当前的策略来讲,第一个版本会基于Ncenter的方式让客户简洁的用。华为想提供多层次的开放平台,最终会合一,我们不是对所有的客户开放深度的内容,我们为什么用统一的开放平台器就是屏蔽那个细节。是通过统一的开放平台系统对外提供7个API,如果需要深入开放,对外提供70个API,细节由这个薄层屏蔽掉。
【提问】:这两种开放在价格上有区别吗?
【程剑】:作为最终SDN的模型应该是基于功能的,它毕竟是软件。底下是保持本地的,自己管管自己的框里的,接收上面的指令。
【提问】:数据中心的设备更换大概三到五年的周期,华为在提供十年稳定的网络,未来SDN的模式出来,在数据中心得到普及甚至可能是二十年不会变的,业界公司在思考这样的问题,这对整个网络设备领域的厂商来说是一个生意模式的重大变化,怎么让用户接受通过软件授权的方式更新他们的设备,还是挺严峻的过程,这点华为是怎么思考的?
【陆遥】:我们自己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当你网络设备不能给别人带来效率提升、业务响应更快,这个时候你要做软件,把商业模型转到软件上是很困难的事情,业界在讲SDN,很多人在讲架构,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就像我刚才讲的,你做得和以前没有区别对别人一点意义都没有,对于我们做SDN的策略来说,我们和腾讯从去年开始谈也没有往这方面想,他希望我们设备给他开一个接口,这个接口可以把我们自己的路由协议搁到一边,把他简化版的路由协议扔到系统里跑,刚开始我们在讨论,他说你给我的接口太复杂,他说我改了以后没要求,很快集成到你的系统,后面我们就把接口定义很简单,越来越抽象,慢慢可以放在Ncenter,我们认为这就是SDN的过程。阿里也是,谈PIOP的协议,设备上店可能把很多配置,没有逻辑关系的配置放上去,在谈这个的时候,大家觉得也是开放的。像谷歌在吹所有节点之间的互联,怎么提高到98%,这也是SDN的改进。腾讯想建自己的骨干网,自己的互联网,他也是很感兴趣的。我们正式承诺落这项功能的版本,就是基于SDN的架构。还有其他的,和华为自己的IT,经过半年多的沟通,把华为对安全策略的控制,按照SDN架构整理出来。对于安全的策略,我们配在一个个设备上,各种各样新的要求出来更改非常复杂,整个的结构上我们把这种策略的配置和设备通过集中的安全控制器,再下放各种各样的应用。华为的IT管全球十几万大园区,预计在今年就要把这到架构落地。我们的角度上是通过一个一个案例积累,在我们架构上不断丰富它的实用性提供给客户,我们客户也非常多,层出不穷的需求提过来,直接要求基于SDN的架构做。这部分能真正解决它的问题,这种商业模式还是能做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