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
    作者:郑伟

    云网络承未来 解析华为数据中心方案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暂无评论

      采访实录01

      【提问】:核心交换机用于数据中心在能耗方面有什么优势吗?

      【程剑】:我们发布了16槽位的交换机,无论主控,交换网板,槽位是兼容的,我们做过一个对比主流测算,如果是从实际端口,单个实际端口是5瓦以下,平均到实际断口来看,单端口是3.3瓦,业界的水准基本上是5-10瓦之间,早期发布的将近30-40瓦。

      【陆遥】:去年有些材料介绍过交换机在能耗方面的设计,影响能耗的关键因素就是使用芯片的工艺,我们交换机使用的是最新40纳米的芯片,在降低整个能耗性能比是大大提升。二是和整机结构非常有关系,它的散热效率非常高,散热效率很高的情况下,系统工作在一种非常高效的状态下,如果大家看到实际的东西会发现,它是严格的前后风段,前面风,后面两侧把热风抽出来,我们专门申请了专利。我们采用华为的工艺供电效率达到95%以上,早期电源能耗是90%以下,从硬件设计角度来讲,华为做到了非常高的效率。

      【提问】:企业园区网也聊到SDN的话题,我注意到可编程开放涉及到两个层次,一个是控制层、一个是转发层,在数据中心只把可编程开放放在控制层,这个是怎么考虑的?

      【陆遥】:企业网络SDN的策略是拉通的,也是SDN策略的特点。在别的公司可能重点关注数据中心SDN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是把数据中心做了拓展,整个园区网络架构包括数据中心,包括园区和园区互联的广域网,都是和用户使用相关的。总体上来讲,SDN的架构园区、数据中心三个子模块分别设计,架构设计都是一样的,都是分层开放的,目前强调在控制层面开放,而不是在底下开放,和我们面向的对象有关系。我们对比个公司,特别是大型公司,接触园区网或是接触数据中心,大家对网络的诉求是不太一样的,园区网重点关注的是网络业务,刚才马云也讲了,策略层面安全接入,对操作的应用性也比较关注。操作维护人员对网络本身以及网络的业务比较关注的时候,他可能对开放性要求会更往下层一点。

      我们看数据中心,一般来说数据中心当中谁是老大?一般是IT管理人员是老大,怎样通过他的业务,怎么能支持他公司的ERP等,更希望网络简化、抽象化。如果在这个领域我们过多强调网络设备本身的开放性,甚至到芯片的可编程性跟不上IT人员的兴趣,我们强调整合以后在控制层面,业务编排方面开放,整体架构都是一样,数据中心的交换机也有我们自己NP的板卡,也可以提供设备层。CE交换机的应用场景不仅是DC,还包括很多其他的用户,包括园区交换机的高端,包括我们看到的新兴市场,像互联端口区,这两个应用中就是全饱和市场。

      【提问】:您谈到芯片自研能力也会影响对控制层开放,这块能解释一下吗?

      【陆遥】:我们公司有一个部门2012实验室,他们重点在做很多前沿的研究,里面有一个小组是和OpenFlow进展跟得是最快的,现在是1.0、1.2甚至更高版本,未来的版本也在讨论,越往高的版本,他对底下设备开放性的要求越高。我们做产品的时候,可能用的是我们自研的设计,一两年前他的设计已经定下来了,2012实验室为了跟OpenFlow的进展,他们慢慢发现这些的问题,他们拿一个CPU定义转发交换机,他可以做到对硬件的转发能力,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他的样机和OpenFlow的要求特别快,今年我们做的一次演示,华为的系统跟着它的最新版本是跟得最快的。拿CPU的方式做产品可能是不行的,对交换机转发大设备的话,对它的设备是有要求的。华为公司从2007年就开始尝试做转发的可编程芯片,经过了几次失败以后,在2010年我们推出华为公司第一个转发芯片,40G的NP芯片。从那以后NP的系列化就展开了,往上能做到1T的转发,往下可以做到几百兆、几十兆的转发芯片。有了可编程的转发芯片,使我们的交换机变成了可以灵活定义转发行为。从上层的要求控制更容易被底下的硬件设备知晓。

      比如我们做NVO3的网关设计,还要做一些加投,复杂的处理,现有的商务芯片上搞不定,或是搞定的话也要在数据里面转好几圈,做几分之一就简单了。如果我们用网络处理芯片就是简单的几百行的代码,很快就能将他的特性支持起来,这也是华为谈SDN相比其他公司的特点,我们有自己的可编程转发芯片,所以我们做得更彻底。

      【提问】:未来SDN改变一些厂商的格局,芯片自主研发能力会决定未来的方向?

      【陆遥】:对,我们觉得是很大的竞争力,回顾一下高端路由器,你可以发现,做高端路由器基本没有商务芯片可用,基本上各家拼芯片能力。在交换机领域,以前交换机做得比较简单,互联互通的园区网,传统的园区网要求不是太复杂,这是为什么园区网发展跟不上ITC发展的要求,交换机也是用商务芯片搭一搭就行了,同质化也比较严重,整个网络比较低质。我们看下一代的竞争,包括很重要的竞争对手,都是关注NP这块。

      【提问】:这样的话是不是成本又上去了?自主研发芯片作为网络设备厂商来说是要做的,设备的研发成本跟着上去了,对于用户来说,你选择这个产品的话,投入也会升高,是不是和SDN的初衷发现一些变化?

      【陆遥】:我们的销售价格是比较低的,还有一些附加软件,他们卖的非常低。拿我们自己来说,我们如果采用商用芯片,会在他的成本上叠加他的利润再给我,这就是我们的产品。如果我们是有自己自营的芯片,我们拿到的芯片就是大一点,TSMC,这两个中间有比较大的差,我们会均摊,负责芯片的NRE费用,单个芯片的对比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刚才说整个销售成本中,设备硬件成本所占的比重也是比较小的,容量不断增加,性能提升的时候,单位带宽的成本是在不断下降,总体来说成本还是非常平稳。

      【提问】:自研芯片公司也在投入。

      【陆遥】:我们做的一款新的芯片,投入比较高,公司拿60%,我们拿40%,100%的投入我们要在几年的时间消化,自研芯片和商务芯片的差值慢慢把投入消耗,投入消耗掉设备的成本就下来了。

      【提问】:这个网关是软件还是硬件?

      【陆遥】:我们为什么和他合作?我们在上面有互补,为了推这套IT生态链中的整体解决,对传统的网络是没有要求的,可以每个节点中互相通讯,都是通过这种实现,网络是被IT厂家低值化,保证原来二、三层能力就行了。这里有一个问题,你的数据中心还有其他的设备,传统的防火墙、应用加速等其他设备中,对接就出问题了,按照微软的做法是在上面放一个服务器,继续在上面跑,通过服务器再把流量转到传统设备。我们和他合作,在我们的网络设备上,我们的核心交换机上面有网卡,我们能支持硬件网关,硬件网关可以把处理速度做到限速,和新型数据中心里的部件和传统的部件可以做到无缝的对接。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本文导航

    关注排行榜

    路由器交换机无线路由无线AP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