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七层负载均衡或将减少
聊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四层负载均衡和七层负载均衡的区别了。七层负载均衡技术对产品的性能、算法、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导致这种技术的差异性,更多的体现在厂商对负载均衡专有平台的开发上,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不满足这四点的产品都不能称为七层负载均衡:
第一、七层负载的应用以HTTP协议为主,四层负载的应用以TCP为主,通过测试仪可以看出,七层负载的吞吐性能要比四层负载的吞吐性能低。七层吞吐性能严重考验着负载均衡厂商们,如果不解决这个核心问题,负载均衡设备就会成为网络的瓶颈,严重影响网络的稳定性。
第二、七层负载算法需要识别URL、Cookie和HTTP head等信息,算法计算程度更丰富,对CPU的负载要求更高,这就需要更高性能的产品。虽然目前硬件平台已经发展到多核,但是国内厂商在多核平台的应用开发上存在着较大差距,严重制约负载均衡设备多核之间计算能力的协调分配和使用。
第三、七层负载的可靠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证服务器访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这主要体现在七层负载均衡的会话保持技术,通过HTTP Cookie、HTTP SessionID、HTTP ServerID、HTTP 自定义头域和SSL SessionID等方式实现。另一方面是保证网络的稳定性,网络的稳定性主要通过设备关键部件的冗余设计,以及双机、集群部署方式实现。
第四、七层负载的安全性同样至关重要,因为目前负载均衡已经成为网络的核心组件,成为服务器业务连续性、完整性、可靠性的保护神。七层负载均衡的安全性需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系统本身的安全性,软件系统应采用自主研发,无系统漏洞和后门;二是可以提供必要的网络安全防护,减少服务器被直接攻击的威胁,这样可以减少服务器区设备串联堆叠带来的单点故障。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七层负载均衡有着严格的定义,优势也非常明显。但是,从市场份额来看,七层负载均衡设备还是以国外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国内能够进行自主研发的只有少数的几家厂商。而且,国内负载均衡厂商应用场景以链路负载为主,难以进入占据负载均衡市场70%份额、主导负载均衡技术发展的服务器负载均衡市场,更缺乏在大型数据中心及大型门户网站使用案例。
究其原因,还是国内负载均衡技术长期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无法达到服务器负载的核心需求,要占领市场,就需要解决七层负载均衡在网络吞吐、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为此,国内负载均衡厂商,如太一星晨等结合了多核路由器、安全攻防检测技术的丰富积累,致力于深入研究七层负载均衡技术,并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综上所述,用户可以发现,在目前国内的负载均衡市场,中国本土厂商已经渐渐的追赶上来,太一星晨等企业研发的负载均衡产品也以高性能、高稳定、高安全性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并获得了市场的充分认可。可以预计,在中国未来的负载均衡市场上,混淆七层负载均衡概念、企图“浑水摸鱼”的现象会越来越少,本土厂商的市场竞争能力会得到更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