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爆出的“棱镜”事件,将美国政府和各大科技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也显示出公众的隐私在互联网世界里是毫无保障性可谈的。那么作为连接公众和网络平台的运营商们呢?据国外媒体TorrentFreak报道称,美国运营商AT&T已经申请了一项新技术专利,不仅能够通过像BitTorrent等P2P传输准确地跟踪网络共享内容,还能确认你所下载的文件是否侵犯版权,更关键的是能查出下载者是谁。
一个侦察BT下载的专利
这项专利技术被称为“点对点环境下自动端到端内容跟踪的方法与设备”,使用这项技术可以准确地检测像BT类的P2P网络传输,包括流量和内容。AT&T称,该技术可以被用来监测在其网络上的盗版下载和网络拥堵问题。
据统计,仅在美国,BitTorrent在高峰时段的传输流量占到网络所有上行流量的三分之一。这种巨大的网络占用率早就引起了运营商的关注和重视,由于也是盗版活动的主要方式,更令运营商逐步加大了监管力度。
在下面的流程示意图中显示了该技术在检测和跟踪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步骤。
这项技术主要关注的对象是通过搜寻引擎和BT种子网站的RSS收集到的BT种子。根据专利描述,这套系统可以扫描通过P2P网路上传或下载内容标题。下载超过预设值的内容其标题会被添加到资料库的某个清单中,然后按照流行度从高到低排序。然后系统下载实际的种子来验证下载内容是否跟标题一致。
使用该技术的系统还可以识别是谁下载了相应的内容,然后假装成为BT用户端与该用户的BT用户端联络来请求下载,一旦连接建立成功则意味着该用户的确下载了这个内容。
对比以往按特定内容逐个跟踪的方式,这项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高了许多,也更为智能,因此很适合运营商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但是涉及其中的个人隐私问题,却是值得大众担忧的。
因为这个专利于2009年12月24日申请,在今年6月4日公布,所以AT&T是否早已将其应用在网络平台中,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早已使用的话,恐怕你的一举一动都已在运营商的掌控之中了。
2BitTorrent已经12岁了
BitTorrent已经12岁了
富于挑战意味的是,就在前几天,BitTorrent迎来了它的12岁“生日”,虽然一直伴随着传播盗版、色情等负面信息,但不得不承认,它的出现改变了互联网,并且发展成互联网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分享工具。
BitTorrent,P2P下载工具
12年前的7月2日,BitTorrent的发明人Bram Cohen(布拉姆·科恩)在雅虎的留言板上首次推出BitTorrent,他这样写道“这是我的新程序——BitTorrent,现在已经可以用了,快来这里看看吧。”
这是首个面向公众发布的BitTorrent代码,但最初的反映却并不热烈。一位用户在留言板中回复道:“布拉姆,BitTorrent是什么?”
尽管最初的反应不够热烈,但在接下来的几周到几个月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了这款工具的潜力。
音乐共享社区Etree就是这款工具最早接受全面测试的领域之一,随后,数以百计的网站迅速跟进,其中最为知名的网站就是海盗湾。
截至今天,BitTorrent已经成为了人们网络生活的一部分,大约每个月有25亿人在使用BitTorrent,并且这个数字仍在增加。
布拉姆说:“在宽带最终实现免费之前,BitTorrent可以为大体积文件传输增加价值。人们不仅要传输大体积文件,还要制作和共享文件,例如手机视频、高清图片。有谁愿意制作了高质量内容,然后为了传输给他人而压缩它呢?”
目前伴随高清影音的普及,BitTorrent的需求比以往更加旺盛。尽管过去几年出现了大量的信息流网站和直接下载门户网站,BitTorrent仍然在扩大着自己的用户基础。BitTorrent伴随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相信他们是无法想象没有BitTorrent的互联网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