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
    作者:白宁

    揭秘空中WiFi:卫星通讯与ATG宽带通讯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暂无评论

        高空上网的背后:卫星通讯与ATG宽带通讯

        在解读高空上网的原理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早期的高空上网(航空互联网)服务。早在2005年,欧洲空中客车就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客舱“无线(WiFi)网络系统”,其借助于“全球星”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了高空上网。而到了2007年,全球首个基于CDMA技术的地空宽带系统也随之问世,其是借助地面基站信号覆盖高空航线,从而给飞行中的飞机提供CDMA EVDO无线接入数据带宽,以实现高空上网。

        时至今日,基于卫星和基于地面基站仍是目前实现高空上网的主要方式。具体来说,一种是通过卫星方式实现地空通讯,另一种则是基于ATG(air to ground地面基站方式)实现地空宽带通讯

    揭秘空中WiFi:卫星通讯与ATG地空通讯
    通过卫星方式实现地空通讯

        其中,基于卫星通讯的方式非常好理解,就是利用卫星、飞机、卫星地面站三者进行数据通讯,其优势是通讯范围广泛,可实现国际漫游(当然,考虑到各国频率不同,跨国飞行的国际航线并不能实现全航程的同频率覆盖,而切换信号时容易出现信号延迟或中断),因此尤为适合国际航线;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仅能提供窄带服务,通讯带宽仅有864Kbps,通常在飞机上仅能提供收发邮件,网页浏览等简单上网应用服务。不过最近也传来了一些好消息,美国的航公公司正在与卫星巨擘Inmarsat展开进一步的合作,计划推出全球高速(GX)航空网络,将有望实现网速达50Mbps的宽带通讯。

    揭秘空中WiFi:卫星通讯与ATG地空通讯
    基于ATG(air to ground地面基站方式)实现地空宽带通讯

        而基于ATG(地面基站方式)的地空宽带通讯在初期建设方面则稍显复杂,其需要沿飞行航路或特定空域架设地面基站,以向高空进行覆盖,即利用这些地面基站与飞机直接进行信息传输。由于ATG诞生之时,3G技术已经问世,因此ATG被视为地空宽带通讯——其下行带宽可达3.6Mbps,上行带宽也可达1.8Mbps,上网体验明显由于卫星通讯方式。当然,这种通讯方式本身也有局限性——就是要部署地面基站,而这些基站很难跨国部署,因此这种通讯方式不适于跨洋(国际航线)使用,较适合于国土陆地面积较大的国家。例如,目前美国9家航空公司的1500架班机已利用该通讯方式实现了全面的空中互联网体验。

        解读高空上网的原理

        在了解了两种基础通讯接入方式之后,我们再来看看高空上网是如何实现的。

    揭秘空中WiFi:卫星通讯与ATG地空通讯
    高空上网原理(图片来自sootoo.com)

        如上图所示,其实无论采用哪种通讯接入方式,对于坐在飞机里的乘客来说,均是通过飞机内提供WiFi来实现高空上网。而在这背后,最核心的设备当属地空通讯组件,它实现了与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是用户成功接入Internet(互联网)的关键。与此同时,机载服务器+机载无线AP热点则组成了飞机内的无线局域网,为用户提供了WiFi上网的环境。

        相信看过上述介绍,大家已经对高空上网的原理、以及背后的接入技术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那么目前我国民航在提供高空上网服务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实际的上网体验又如何?是否有自主创新呢?请接着往下看!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本文导航

    关注排行榜

    路由器交换机无线路由无线AP

    文章推荐

    互动沙龙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
    专家咨询